突然的示好:南墙时刻?还是下一次强硬前的缓和

来源:培风客

在今天,Trump和贝森特从两个角度,单方面抛出了对中国的橄榄枝。

先是贝森特在一个封闭会议上的谈话被泄露,标准的放风技巧,他说了几点

1,他认为目前中美实质上已经进行了对彼此的禁运,这是实话,之前说过,在35%的情况下至少都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人不想做贸易,145%的关税没人做

2,他认为情况会逐渐降级

3,目前没有谈判,但相信会有

而在几个小时后,Trump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President Trump said he’s not going “to play hardball” with China and that the two countries will ultimately come to a trade agreement.

“We’re doing fine with China,” he told reporters in the Oval Office on Tuesday. “We‘re doing fine with every, I think, almost every country. Everybody wants to have involv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e‘re going to be very nice,” he said. “They’re going to be very nice. And we‘ll see what happens. But ultimately, they have to make a deal because otherwise they’re not going to be able to deal in the United States.”

大意是,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认为双方最后会达成一个协议。在另外一个新闻里面,他说最后的关税会比目前的水平显著降低。

在这样的新闻下,市场直接Risk on。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简单聊聊这个事情。

有四个地方值得聊

1,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策略中遇到的问题

2,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思路

3,Trump和贝森特调转思路的原因

4,中国是否会接过橄榄枝

时间不多,我长话短说

第一,在和日本的谈判中,日本谈判代表很惊奇发现trump似乎没有一个谈判大纲。双方都在等对方开价。我觉得这是典型的Trump谈判思维,也是商业谈判的常见情况,先开价的人都是吃亏的。而日本出现在华盛顿的官员不是可以拍板的,所以他肯定是希望拿到一个条件回东京,所以双方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意见。

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之前说过的,中国和美国的谈判谈不好,日本欧洲和美国的谈判一样不好谈,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国王游戏,所有人都是动态调整自己策略的。这里我多说一句,如果在生活中,你觉得领导的要求所有都要完成,或者领导说的每个事情都要原封不动执行,那么第一你过得不会太开心,第二更关键你的领导可能也不会太开心。

日本和欧洲都会看着中美的谈判,如果美国谈不下中国,那日本欧洲就不会那么快让步,因为到时候中国会去找他们。甚至时间都选好了,先日本后欧洲。

这就是之前说的,很难绕开中国和其他人谈判达成一个排除中国的协议,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就是第二大,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依赖比对美国的出口依赖更大。如果在中国国境线1500英里之内,美国又不能给出足够的安全保证。那这些国家一定想看看中美的谈判。

第二,我和一些东南亚朋友交流了关于转口贸易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这些国家都希望中国在当地建工厂,投资,提供就业,然后他们对美国出口。此时他们的思路和策略大致是

- 不希望中国绕开他们,作假对美国出口从他们的通道走,第一这样他们根本不赚钱,第二风险很大,第三不符合他们的长期诉求。

- 非常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在当地投资,建设一些产业链,中国出口给他们,然后他们加工,留下一部分利润在本地之后出口美国。

- 当然,不管如何,希望降低美国的关税,之前说了,不可能几个月调整产业链,而需求的走弱火烧眉毛

这里会有一个博弈,这也是我之前说,中国需要好好做一下策略规划,哪些产业,在当地生产是共赢的,哪些产业在当地投资是当地赢而中国输的,哪些产业是在当地投资,中国赢而当地输的。

整体来说,越往下游,越往高端走,当地赢的更多,所以这需要一个产业和地缘的综合策略。

所以会有很多博弈,核心就在于哪些产业,多少规模,怎么投资在当地的转口贸易,这个问题我估计是未来3-6个月比较值得研究的话题,因为决定了这些国家未来的产业投资方向。

第三,Trump和贝森特转换看法的原因

首先Trump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反复的人,这点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无可厚非虽然也不地道,但对于一个国家元首来说确实是有很多负面效应。包括今天Trump说自己不想解雇鲍威尔。

这些压力,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我说过,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有能力和美国对抗,而是他们短期存在一些经济的压力,尤其是金融市场。

关税带来了结构性和周期性担忧。结构性担忧只有Trump撤回关税可以缓解,周期性担忧来自关税带来的滞胀和萧条预期,关税可以帮助。在这两方面压力下,Trump发现他只要提到解雇鲍威尔,市场就开始下跌,美元就开始走弱,其实鲍威尔是真正帮他履行经济管理职责的人,他去喷鲍威尔等于是把这个职责抢过来,实话说真的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觉得有两点导致了他们看法的转变,第一是金融市场的压力,第二是关税谈判进展严重慢于预期。第一点我觉得贝森特知道特朗普不知道,第二点我觉得之前贝森特和特朗普都不知道。

贝森特之前的说法是,作为很多国家的第一出口目的地,美国要求这些国家抛弃他们第二出口目的地,和第一进口目的地。而且还不提供任何安全保证。这个提法极其离谱,可以说在美国没有哪个智库和学者觉得这可以顺利或者成功。反而是中国有很多声音觉得可以实现,我能理解这么多年我们都习惯了,最大的人说话都去听,但说实在的,这并不是世界的规律

最后,中国是否会接过这个橄榄枝

我觉得北京愿意谈判,但不急于谈判,如果美国想要达成协议,北京会需要真金白银和白纸黑字。但我觉得北京是愿意谈判的。但可能会有一些前置条件

最关键的,这是Trump的南墙时刻,从此这个世界回到之前的世界线,还是这只是一个休战。

我觉得在2018和2022年的退让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出现了极大的偏差,而这一次北京的反击让他们惊讶,而加上短期的市场扰动和降息问题事关重大(之前说过Trump的政策需要降息)。所以这种缓和是可以预料的,比较不可知的反而是北京的思路。

但这种事情,只要做过就回不到过去,等到某一天美国重新订正了对中国的看法,他们还是会继续执行之前的策略。而北京我相信也放弃了幻想。所以如果真的北京接过橄榄枝,他伸手要的东西反而是问题的关键。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