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大学
5月10日-14日,202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5)总决赛将在青海大学举行,这也将是历届国际三大超算赛事中海拔最高的一场比赛。从全球300多支参赛队伍中晋级的25支队伍将展开面对面比拼,亲手设计安装小型超算集群,在4000W功耗限制下运行优化AlphaFold3推理优化、RNA甲基化修饰位点检测、宇宙中微子探测模拟、DeepSeek推理优化、青藏高原气候数值模拟,以及国际通行基准测试HPL和HPCG等前沿科学应用赛题,并参加英文答辩,角逐冠亚军、超级团队奖、e Prize计算挑战奖、最高计算性能奖等奖项。
看点一:各项大奖花落谁家
本届总决赛汇聚了众多老牌劲旅和新锐力量,各项大奖的最终归属让人难以预料。多次获得国际三大超算竞赛冠军的清华大学、预赛排名第一的浙江大学、上届亚军中山大学均有夺冠的实力。面对“群雄”,北京大学能否冲出重围实现三连冠?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非金山大学首次晋级决赛,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看点二:图灵奖得主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ASC竞赛专家委员会主席、图灵奖获得者、田纳西大学杰出教授杰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将出席ASC25总决赛。他将与同学们在比赛现场面对面交流,同时作为评审参加参赛队答辩。此外,在决赛同期举办的“AI&HPC应用发展论坛”上,他将发表前沿学术报告“高性能计算与未来概述”。
Jack Dongarra在ASC24总决赛现场与参赛队员交流
看点三:跨团队挑战青藏高原气候模拟
ASC25总决赛继续设置超级团队赛,并首次将超级团队赛成绩将计入总分,影响各队伍的最终排名,以进一步促进参赛大学生的跨团队协作交流。今年总决赛的举办地青海大学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组委会从这一地域特色出发,将青藏高原气候数值模拟设置为赛题,要求参赛队伍使用指定气候模型模拟全球大气运动和状态,揭示青藏高原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影响。跨国别跨团队的合作将碰撞出怎样的新火花,又会使竞争格局发生什么变化?
看点四:功耗限制提升催生创新优化方案
为了引导大学生学习真实生产环境或科研场景中的集群构建和调优,特别是大规模扩展互联,培养软硬件协同优化能力,同时考虑到计算平台功耗不断上升的趋势,本届ASC总决赛将集群功耗上限调整为4000W,并要求至少使用三个节点,每节点的功耗不超过2000W,这给参赛队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将创造出怎样的软硬协同优化新方案,带来怎样的应用性能突破?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 Student Supercomputer Challenge)由中国发起组织,并得到亚洲及欧美相关专家和机构支持,旨在通过大赛平台推动各国及地区间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养,提升超算应用水平和研发能力,发挥超算的科技驱动力,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ASC超算大赛迄今已举行至第十二届,吸引来自全球六大洲上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大学生超算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