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魏承亿 通讯员 姬安妮 朱素珍
盛夏时节,走进二师二十五团三连的西海采摘园,空气中弥漫着杏子、李子的甜香。职工李国卿正忙着将刚摘下的杏子装箱,准备发往库尔勒市的九鼎交易市场。他的百果园里,桑葚、西梅、李子、苹果、杏子等水果依时令次第成熟,从5月底到10月,月月有鲜果上市。
“种得多,卖得巧,才能赚得好。”李国卿笑着说。他不仅通过多样化种植破解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局,还借助电商平台和采摘游,让果子走出二师,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李国卿的果园占地100多亩,种植了10多种水果,仅杏子就有6个品种。他精心规划种植周期,早熟的桑葚5月底挂果,紧接着是6月的杏子、7月的李子、8月的西梅,最后是9月、10月的苹果。这种接力式种植方式,确保了果园从春末到深秋持续产出,避免了集中上市导致的滞销风险。
“以前只种苹果,忙活一年,就卖一季。”李国卿说,“现在不同了,每个月都有水果成熟,收入更稳定。”
他的果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经过嫁接改良的桑葚。与市面上常见的桑葚不同,李国卿种植的桑葚,果实硕大饱满,轻轻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味道远远优于普通桑葚。
由于桑葚不易保存,在没有先进保鲜技术和完善冷链物流的情况下,能成功卖出去的仅有一半左右,桑葚的销售问题成为李国卿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发展西海采摘园。
三连紧邻博斯腾湖,去年,环湖公路的开通为采摘园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契机。李国卿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将果园打造成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
桑葚成熟的季节,游客沿着环湖公路驱车而来,到西海采摘园体验采摘桑葚的乐趣。在果园里,游客穿梭在桑葚树下,一边品尝着新鲜甜美的桑葚,一边享受着田园风光,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果园。这种采摘旅游模式不仅解决了桑葚不易保存和销售的难题,还为果园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同时提升了果园的人气和知名度。
在销售模式上,李国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的产销结合之路。线下,他的水果每天都会运往库尔勒,新鲜的水果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线上,他更是展现出敏锐的商业眼光,积极与顺丰、邮政物流平台洽谈合作,计划借助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将果园里的优质水果销往全国各地。
“要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果园的水果。”李国卿满怀信心地说。他深知,电商销售不仅能拓宽销售渠道,还能提升果园的知名度,让自家的水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种植多种水果实现错峰上市,到发展采摘旅游解决水果滞销问题,再到探索“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李国卿在农业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传统农业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李国卿的果园正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他计划引进更多优质水果品种,进一步完善电商销售渠道,将西海采摘园打造成当地的特色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