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媒热评丨五万人“丝滑”撤离 “中国式体面”彰显软实力

9月3日,九三阅兵圆满落幕,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5万余名观众有序撤离,现场秩序井然,不留一片纸屑。

蓝媒热评丨五万人“丝滑”撤离 “中国式体面”彰显软实力

这不禁让人想起,今年3月,在杭州奥体中心举行的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7万余人观战,离场时“人去场净”,虽然中国队输了球,但中国球迷却赢了掌声。

看似简单的离场“有序”与“整洁”,实际是一个国家公民素养的集中展示,是一种不张扬却极具力量的“中国式体面”。

曾经,“人走场净”的新闻时常引发一片赞叹,如今仿佛已成为常态,类似的情景在不同城市、不同活动中反复上演,表明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明新风尚。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军事实力的增强,更该体现在国民素养的细微处。九三阅兵,除了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现代化的硬实力,还通过观礼群众“丝滑”撤离,不经意间展现了国家的软实力。

有句话这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这种“文明软实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久久为功,是长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出的累累硕果。

“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文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岁月沉淀,得益于长期统筹推进文明宣传、文明教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不懈努力。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参与者可能只是下意识带走垃圾,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小小举动,却成为了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而几万个个体的文明小举动,集体书写了社会文明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