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时光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啃”书时光

□骆文环

(CFP 图)

小时候放羊,我总在口袋里塞本书。羊群在坡上啃青草,我便找片树荫坐下,“啃”我的书。风儿吹得草叶簌簌轻响,仿佛也在翻动纸页,那便是我童年最惬意的时刻了。

有一次,我读得入了迷,天擦黑了才惊醒过来。抬头四望,山坡上空荡荡的,羊不见了!我顿时慌了神,扯开嗓子喊,只听到空旷山野里的回音,显得那么微弱。一遍遍呼喊,喉咙里像塞了团火,又干又痛,回应我的只有越来越浓的暮色。泪珠不争气地滚下来,冰凉地滑过脸颊。山野这样大,夜色这样沉,天地间只剩我一人茫然无措。

正绝望时,山路上突然亮起一点光。弟弟举着手电筒跑来了:“哥!羊早都自己回家啦!”手电筒光线晃着弟弟的笑脸,我心头一热,长长舒出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这群羊,竟比我还认得归家的路。

没过多久,又出了事。我照样在树荫底下读书读得忘了时辰,等发觉日头西沉,慌忙点数,竟少了一只小羊羔!我在附近山坡上焦急地寻找,心揪得生疼,却怎么也寻不见它的小身影。它是不是又像上次那样,自己溜达回去了?我拔腿就往家跑。刚跑到院门口,就听见邻居大婶尖亮的嗓门:“你家这小羊羔子,把我那麦苗啃得稀巴烂,活像给秃子剃了头!”妈妈正低声下气地赔不是。我一眼看见那只闯祸的小羊,怯生生地缩在墙角。

看见我回家,妈妈气呼呼地抄起细竹条,朝我身上抽去,咻咻作响。屁股上挨了好几下,火辣辣地疼。妈妈气不过,说要让我和弟弟换活儿,叫我去拾柴火。我一听急了,放羊可是个“肥缺”,树荫下读书的时光多宝贵啊!我赶紧赌咒发誓,说往后读书绝不误事,好说歹说,才保住了这份“美差”。

妈妈向来不喜我读课本之外的“闲书”,从此,我只能转入“地下”。看书时耳朵竖得像兔子,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把书往屁股底下一塞,抓起旁边的课本就摇头晃脑地大声念起来。后来,我又想出个“妙计”,把心爱的书严严实实包上牛皮纸,工工整整写上“语文”两个大字。自以为天衣无缝,谁知有一天正看得如痴如醉,一只大手猛地劈面夺去!抬头一看,妈妈站在面前,脸色铁青:“你这孩子,真是‘死不悔改’!”书在她手里可怜地抖着,像我的心一样。

不过书香这诱惑实在难挡,妈妈见我屡教不改,只得退了一步:“行,作业写完,随你看去!”我如蒙大赦,满口应承。终于为我的“闲书”争来了一席之地!

从此,我更加饥渴地搜寻着能看的字纸。向同学邻居借,到镇上花几分钱租一天,甚至连缺角少页的书、爸爸用来包东西的旧报纸,我都如获至宝,捡回来在灯下细细地读,一个字也舍不得漏掉。

书,像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了我贫瘠的童年,给了我无声的力量。如果没有它们,山里的日子该多么干瘪苍白!是这些翻旧了的书页,为我推开了一扇窗,让我这个放羊娃的目光,得以越过重重大山,看见了山外头那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它们让一个孩子单调的日子,有了星辰大海般的想象。

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那些在羊背上悄悄翻过的书页,就像羊儿啃过的青草一样,无声地喂养了我整个生命——它们让我这平凡的一生,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春天。

发布于:北京

下一篇:坚持方向努力自信终将迎来绽放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