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婚后不育,用试管生了一对龙凤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陷入深渊

李喜巧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向老天借来的孩子,如今会是这副模样。陪着一双儿女治疗到现在,李喜巧脑袋已经模糊了,当初的决定是对是错?别人都羡慕的龙凤胎,一女一子凑起来刚好是个“好”,到自己这里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天大的不幸,还是落到两个娃娃身上,看着儿子女儿懵懂的样子,李喜巧愁眉不展,难道自己真的没有当妈的命?为啥这万中无一的几率偏偏砸到自己孩子身上?许许多多的问号堵在李喜巧心里,然而这一切却都没有答案。

李喜巧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和伙伴们过家家,自己就扮演过妈妈。有了孩子后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李喜巧在婚后迫切地想进入到这个角色中,可自己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两人都到了医院检查,结果也都没有什么大毛病,可偏偏就是要不上这个孩子,李喜巧心里像长了草,直到六年后,夫妻俩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通过辅助生育手段,试管要一个属于两人的孩子。

这次李喜巧的肚子很争气,第一次做试管就非常成功。为了这一天李喜巧没少遭了罪,她把自己“钉”在了床上,连翻身都小心翼翼。“宝贝,妈妈啥苦都能吃,只要你们健健康康的,全家人都盼着你们来呢!”

李喜巧精心地给腹中的宝宝准备了很多可爱的小衣服,满心欢喜地等着宝宝的出生。也许是李喜巧期盼的心情太强烈,宝宝在孕期33周时早产出生,虽然早出生了近7周,可各项检查都很正常,只是体重偏轻了一些。更可喜的是,这对着急见妈妈的宝宝,竟然是一对可爱的龙凤胎。

李喜巧如愿地做了妈妈,虽然照顾两个娃娃很累,可只有李喜巧自己知道,儿子女儿是用自己半条命向老天求的,她无论如何要做好一个合格的母亲。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来往的宾客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李喜巧一点也不谦虚,那段时间她感觉自己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然而好景不长,李喜巧就被从天堂拉进了深渊。

出生五个多月时,兄妹俩的拳头还是紧紧握着,李喜巧打听了很多长辈,婆婆说手紧的小孩长大持家,李喜巧也就没放在心上。直到八个多月,兄妹俩还没有爬的迹象,李喜巧心里长了草,赶紧带着儿子女儿来医院检查,晴天霹雳般的诊断结果,让李喜巧差点跌倒倒,两个娃娃不同程度患有发育迟缓和认知障碍。

“大夫说没啥好办法,只能做康复刺激生长,开启认知。”李喜巧和丈夫连家都没回,直接带着两个娃娃住进了医院。一个月后,夫妻俩又抱着孩子打道回府,原因却是两个孩子的康复费用太贵,加在一起每月接近四万块,寻常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无奈之下,夫妻俩只能在家等待机会。然而在家的这段时间是最心急的,哥哥症状还好一些,妹妹连动也不爱动,跟李喜巧互动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女儿理一下自己,李喜巧都能乐上半天。

后来,夫妻俩打听到可以参加补贴政策,对康复费用有一定的减免,虽然这样的孩子有两个,花费仍然远高于一般病友家庭,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李喜巧夫妇又借了一大笔钱,再次背上行囊为一双儿女求生路,这一次一做就是五年。孩子在康复师手里就像一根面条来回翻弄,李喜巧夫妇根本来不及哭,因为他们要比别人更忙,经常是哥哥还没做完,妹妹就要跟上,有时妹妹刚哭完,哥哥就在一旁尿湿了裤子,一天下来,夫妻俩到家累得连话也不想说。

好在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李喜巧把丈夫支出去打工,自己一人在医院照顾着两个孩子,怀里一个,背上一个,365天日日如此。“见到护士阿姨要说阿姨好,早上去要说早上好。”李喜巧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教着儿子和女儿,可兄妹俩都像没听见一样各玩各的。看见同龄的小朋友已经进了校园,李喜巧崩溃的想哭,“孩子,你俩啥时候能上学啊,哪怕先会说话,妈妈给妈妈解解闷啊。”一个人托着俩娃,生活中没有一点互动,李喜巧除了要有超强的体力,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住寂寞的性子。

人们常说,父母的坚持,在孩子身上是看得到的,这句话更是适用于大病家庭。在李喜巧的坚持下,终于一丝光亮照了进来。“疼……疼”儿子突然开口喊疼,李喜巧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老师,你再按按他那里,使点劲.”“啊……疼啊”李喜巧的眼泪夺眶而出,当天回到出租屋给两个娃娃做了几个菜来庆贺。慢慢地,妹妹也开了口,兄妹俩从一个字到一个词,现在已经可以说到一整个完整的句子,认知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妹妹更是会在三人坐公交时帮李喜巧刷卡,这让李喜巧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

李喜巧把兄妹俩打扮得干干净净,还给哥哥留了一个桃心头,妹妹则束着一个小长辫儿。“老家人说,一个孩子留着长头发不剪,两个孩子就都能好起来。”李喜巧知道这是迷信说法,可还是照着做了,不管有没有用,只要对孩子好,李喜巧都会照单全收。

根据医院建议,哥哥进步较快,已经可以扶站,妹妹还需要一年左右,两到三年兄妹俩就可以自行走路。这听起来很长,可在康复的孩子里面,兄妹俩算作进步较快的。“妈妈不指望你俩给爸爸妈妈养老,只要你俩过得好,能自理生活,妈妈和爸爸就知足了。”李喜巧看到了以后,这个好结果仿佛就在眼前。

李喜巧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丈夫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为了给俩娃娃看病,夫妻俩常年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可也扎扎实实地换来了孩子们肉眼可见的进步。但更先进的“康教一体”来了,这本来是个好事,可以让这类娃娃接触到一些基础教育,更能加快多项认知的发展,可对于李喜巧来说却开心不起来。费用的水涨船高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原本两个娃娃的康复费和生活费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下无疑是更加雪上加霜,临门一脚的希望,一下仿佛变得更远了。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发布于:安徽

上一篇:养娃3年,竟然不知道奶粉罐上的“这层纸”那么值钱,真是亏大了
下一篇:心理咨询师韩冰直播间挤满求助家长,3080万青少年患精神障碍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