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骁龙峰会中国:高通技术公司深度专访

在2025年9月24日举办的骁龙峰会中国媒体群访活动中,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手机业务总经理Chris Patrick以及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马晓民就骁龙移动平台新品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探讨。

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性能提升之道

在被问及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在CPU整体频率提升并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整体性能的显著提升时,Chris Patrick表示,去年发布的骁龙8至尊版是高通首次将自研CPU引入移动平台,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年的第三代自研 Oryon CPU是用在移动平台上的第二代,团队从去年的落地实践中汲取了大量经验,进行了微架构层面的改进和电源管理方面的提升,这些改进都聚焦于为移动平台的独特需求和SoC进行深度优化。马晓民补充道,第三代Qualcomm Oryon CPU的优化方向不仅包括绝 对性能,更关注其能否持续稳定地发挥性能,新芯片的CPU单核IPC曲线比上一代有明显提升,且频点数更多,能够进行更细致的精准调优,从而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以更小的投入换得更好的性能。

对GPU性能竞争的看法

当提及骁龙移动平台的GPU在峰值性能上第 一次不及竞争对手时,Chris Patrick指出,高通观察到传统基准测试与真实游戏表现和用户体验的相关性正变得越来越低,因此高通更关注优化真实的应用场景。他举例说明,今年GPU的新特性Qualcomm Adreno独立高速显存(HPM)虽然对基准测试分数有一定影响,但在真实游戏中的使用体验收益更显著,目前已有数款经过优化的游戏在总线和DDR的数据传输吞吐量上实现了大幅提升,从而整体帧率和流畅度也显著提升。马晓民进一步解释道,GPU的峰值性能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几乎用不到,而高通通过优化GPU在4W左右的常用功耗范围内的性能,让性能与功耗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而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SME1与SME2指令集的应用生态建设

针对SME1扩展指令集在厂商端反响良好以及SME2指令集应用生态建设进展的问题,Chris Patrick表示,高通与友商采用的方案不同,这意味着高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使软件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该技术。不过,高通已完成大量相关工作,并且有合作伙伴反馈称高通采用的SME1性能实际上已显著超越了友商的SME2,高通为这一验证结果感到自豪,并相信这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手机端侧AI芯片面临的挑战及高通的应对策略

在谈到模型越来越复杂、多模态趋势明显以及手机端侧AI芯片面临的挑战时,Chris Patrick强调,高通在AI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二十多年,并且一直和学界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了解AI技术的变化。高通在设计引擎产品时秉持着面向未来的设计思路,构建泛化的引擎以适应未来的模型类型、底层模型技术以及不同比特数字格式等。高通率先展示了终端侧和边缘侧多模态模型,致力于为未来的AI、未来的边缘侧模型做好准备。马晓民补充道,从手机端侧AI的角度来看,多模态模型增多以及硬件内部多个模块增加AI功能是明显的变化趋势。高通在设计芯片时需要考虑每秒处理Token数足够高、保持低功耗、安全性、内存开销小以及准确性等关键因素,以确保在手机端成功部署AI功能。

智能体AI在边缘侧应用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智能体AI在边缘侧应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Chris Patrick认为,用户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云端在处理复杂的大规模模型方面仍具优势,但特定规模模型的质量提升速度非常快,量化技术持续突破,混合专家等新型模型不断涌现。未来,将看到越来越多的AI能力迁移至边缘终端,充分发挥边缘计算的优势。边缘侧拥有云端不具备的数据,能够及时获取身边的数据并根据情境进行判断。马晓民补充道,智能体AI在手机中的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找到最关心的应用场景,如私人化助手,利用手机里的NPU、传感器中枢实时感知用户的各种运动和对话,进行信息收集和训练,最终以低功耗实时提醒用户,这才是AI智能体真正实现的第 一步。

CPU、GPU、NPU的调度优化与续航管理

在被问及高通是否会进一步优化CPU、GPU、NPU的调度以及对续航的影响时,Chris Patrick表示,高通的策略是构建一个平台并整合多个不同的引擎来发挥作用,而不是依赖单一引擎。高通关注的是不同软件生态系统的适配,通过超低功耗的AI处理技术确保在需要时刻洞察用户信息的场景下进行有效的电池续航管理。高通将这套异构计算架构视为补充,核心思路是主动适应软件开发者的现有工作流程,而不是强制要求他们迁移到特定处理器。

对基准测试的看法与高通的评价体系

当谈及基准测试时,Chris Patrick认为基准测试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分数不可能是完美的,跑分的结果也永远无法代表终端用户真正的需求。但他也承认,跑分是一种能与消费者直观沟通的方式。高通更关注如何打造出更好的用户体验。马晓民补充道,基准测试结果仅衡量部分使用场景,在体现SoC所能带来的丰富体验方面存在局限性。高通建议针对每项基准测试的选择,了解其具体测量内容以及测试案例与真实使用场景的相关性。高通在去年引入了新的基准测试Speedometer,它更能代表应用运行的速度,高通与厂商合作,测试在真实使用场景中的性能表现。

从3nm到2nm制程工艺的展望

对于从3nm到2nm制程工艺的展望,Chris Patrick表示,高通每年都会审慎决策选择合适的制程工艺,找到在性能和能效方面最好的平衡。高通最关注的是SoC层面上对于微架构所做的调整,包括每颗处理器、每项技术IP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在整个SoC中管理功耗、管理数据流、划分硬件、软件以及其他类型的处理任务。制程之外还有大量的创新空间,今年在制程方面虽然是小幅提升,但在微架构方面有了大幅的改进。

移动平台内存架构的思考

在谈到移动平台内存架构时,马晓民指出,内存是一个系统工程,高通的平台采用64位内存架构,能够支持所需的内存容量。高通会持续向更低比特率的量化推进,从而让手机在运行相对较大的模型时,既能有效控制内存开销,又不会牺牲其精度。高通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减少对外部内存的访问,优先访问高效的片上内存,如系统级缓存(SLC)和Qualcomm Adreno独立高速显存(HPM)等高性能的GPU内存,以降低功耗和时延。在必须访问外部内存的场景下,高通也有相应的量化算法来确保内存开销最小化。

高级视频编码与专业视频制作的布局

最后,在被问及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支持高级视频编码以及专业视频制作的产品预期布局以及为消费者带来的体验时,Chris Patrick表示,新平台支持高级专业视频编解码器(APV)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创作者希望在开始剪辑之前就能获得最高质量的原始素材的需求。高通的目标是赋能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参与其中,如DaVinci Resolve将支持高通提供的APV,高通期待看到一个健康、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逐步成型,最终为创作者提供最佳的体验。

通过本次专访,我们可以看到高通技术公司在骁龙移动平台新品的研发和布局上展现了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高通始终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不断优化产品性能,积极应对技术挑战,致力于推动移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上一篇:DeepSeek发布新一代AI模型:推理更强,使用成本降一半
下一篇:OpenAI开启AI购物,电商平台会沦为AI“打工人”吗?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