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水平金融开放蓄势待发

昨天,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式聚焦“国际经贸韧性合作”,与会嘉宾就“全球变局下的国际经贸韧性合作”话题展开讨论。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潘福达

10月27日至30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出席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围绕“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的年会主题展开深度对话。此次论坛年会再次奏响中国金融开放创新最强音,释放出推动全球金融合作的强劲信号。

金融街论坛年会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首个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承载着政策传递和与全球对话的使命,成为观察中国金融开放创新的核心窗口。

论坛年会开幕式现场,中国金融部门“一把手”再度齐聚,集中回应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金融市场走势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密集释放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促发展的新举措。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一系列新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和信心。

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与开放中不断实现新突破,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不断增强。”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巴勃罗·埃尔南德斯·德科斯说,中国一系列改革显著改善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开放程度,尤其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准入渠道。

为期四天的论坛年会,还集中发布了一批金融领域重磅实践成果和最新研究报告。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高校等组织,发布了多项创新产品、研究成果和行业标准。多份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展现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彰显北京金融高水平开放迈上新台阶。

论坛年会期间,北京金融街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发布的《中国数字金融独角兽榜单(2025)》显示,北京仍是数字金融“独角兽之都”,这已是北京连续第三年成为数字金融“独角兽之都”;在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单上,北京以金融科技产业规模、研发投入及信息科技产业规模的全球领先优势蝉联总榜第一。

会场内外,“国际味”一年比一年浓。今年论坛年会吸引众多海外嘉宾参与,多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嘉宾数量、规格都有所提升。阿联酋投资部、瑞银集团首次承办专题论坛,使北京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纽带。同时,年会设置五个境外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连线互动,数量为历年之最。中外嘉宾着眼全球未来,热议创新与变革,为世界金融治理贡献智慧。

这场全球金融界的盛会已落幕,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蓄势待发。“中国的金融街,世界的金融街。”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北京金融街将着力构建更具韧性和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机构、业务、市场全方位开放,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增强国际金融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上一篇:亚马逊股价盘后飙升10%,收益超过预期,公司云业务增长强劲
下一篇: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培育钻石、工业气体、HBM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