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还是没能保住孙东旭

作者:海棠葉

////

2023年底小作文事件的两位主角,都与俞敏洪分道扬镳,东方甄选正面临营收与GMV双降的尴尬。

新东方二十余年风雨,出走者众,其中最受瞩目的属董宇辉,如今又添了一位。

11月6日,东方甄选前CEO孙东旭正式离职,由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亲自发文确认。

一位顶流主播,一位关键操盘手,至此,2023年底小作文事件的两位风暴中心人物,终与俞敏洪彻底分道扬镳。

面对外界追问,俞敏洪强调“没有任何龃龉和隔阂”,试图维系体面告别。可另一边,董宇辉的与辉同行早已今非昔比——粉丝比东方甄选多600万,抖音带货榜常居第一。

董宇辉用“透明供应链”“助农台账”扭转口碑、一路高歌,孙东旭带着18年情谊转身离开,俞敏洪口中的体面,终究难掩东方甄选的尴尬:营收GMV双降超 30%,新主播撑不起流量……

这场持续两年的博弈里,董宇辉真的成了最大赢家?俞敏洪有点不甘心。

18年老将离场

孙东旭在新东方待了18年。

在新东方的成长轨迹里,孙东旭的名字始终与“攻坚”绑定,也因此深得俞敏洪赏识。

2007年,孙东旭加入新东方,从基层教师到区域总裁只用6年完成了三级跳。2016 年,孙东旭从合肥调往西安新东方分校,两年内带领团队实现60%收益增长,将分校带至全国第三的位置。

“双减”突袭,新东方陷入至暗时刻,孙东旭更成为俞敏洪二次创业的得力臂膀,堪称俞敏洪最可靠的“救火队员”。

据悉,东方甄选起步时,为打通空白的农产品供应链,孙东旭带着团队在河北、山东的农田里蹲点验货;直播间日均观看不足千人时,他从选品包装到主播话术逐环节打磨;即便胆囊手术,术后仍靠手机远程开会到深夜。

2022年,孙东旭提出“月推5至6款自营产品”计划,俞敏洪给予充分支持,最终让东方甄选在一年间搭建起初具规模的自营矩阵;2023年初力推的付费会员体系,通过自建App沉淀私域流量的思路,也得到俞敏洪的认可,至今影响着东方甄选的运营逻辑。

“没有东旭的努力和坚忍不拔,就不可能有东方甄选的发展和今天。”俞敏洪曾在内部坦言,“小孙比我更能扛事”。这份信任,也让孙东旭在2019年就坐上新东方在线CEO的位置,成为公司最年轻核心高管。

彼时没人会想到,这位一手将东方甄选GMV从0推至20亿的背后操盘手,有朝一日会成为俞敏洪留不住的人。

▲孙东旭离职,俞敏洪发文。

11月6日,俞敏洪在社交平台亲自为这段长达18年的合作画上句号。这位曾陪他在双减低谷期从零撑起东方甄选的核心搭档,终究还是追随董宇辉的脚步,成为新东方人才流失潮中的又一个注脚。

裂痕早在2023年底的小作文事件中悄然埋下。

为平息舆论,俞敏洪免去孙东旭的CEO职务,仅保留顾问虚职。如今回头看,这看似留有余地的安排,实则剥离了他对业务的实际控制权。

此后的挽留则像一场徒劳的体面秀。去年11月,俞敏洪让孙东旭以“小孙同学”身份重返直播间,试图保留回归可能;今年8月离职传闻又流出,公司再度澄清称,“孙东旭老师在休假中,并没有离职。俞敏洪老师与孙东旭老师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孙东旭离职已有预兆。

可这份维系终究没能留住孙东旭。

俞敏洪“鼓励坚持、邀请回归”的挽留,终究没能抵过对方“尝试新方向”的决心。就像此前留不住董宇辉一样,俞敏洪能给出“高级合伙人”的头衔,能送上温情脉脉的公开声明,但这位被罗永浩称“能给俞敏洪做事的人”,最终还是告别老东家。

俞敏洪该头疼了

孙东旭的离场,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让东方甄选早已显露的经营压力愈发清晰。

俞敏洪试图用“个人原因”为18年合作收尾,然而资本市场率先给出反应。离职消息公布当天,股价跌超6%,市值单日蒸发30亿港元。

市场情绪低落的背后,藏着的是对东方甄选核心人才持续流失的担忧,2025财年的财报数据,更将这份担忧变成了实打实的经营困境。即便在董宇辉带着超四成GMV离开后,俞敏洪便做了诸多补救,仍难挽颓势。

为填补董宇辉留下的空白,俞敏洪曾全力孵化新主播,不仅推出“东方甄选新生代”计划,让YOYO、天权等老主播增加直播时长,还从内部选拔十余名新人集中培训,甚至亲自带新人出镜造势。

可现实是,新主播最高单场GMV不足董宇辉巅峰期的五分之一,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数也从百万级跌至十万级,流量与转化始终难达预期。今年6月,主播顿顿合约到期后仅保留有限合作,核心团队几乎大“换血”的影响,已在财报数字里层层显现。

财报显示,2024年6月至2025年5月,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总营收从65亿元跌至44亿元,降幅达32.7%;总GMV从143亿元缩水至87亿元,下滑39.2%。尽管下半年从上半年净亏损9650万元扭亏为盈至620万元,这点盈利相较于超20亿元的营收下滑缺口,终究有些杯水车薪,整体经营下行趋势继续。

▲东方甄选营收有下滑趋势。

如今孙东旭也告别,东方甄选怎么办?

在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孙东旭的离开并不会对东方甄选造成影响,因其可复制性高。

也有观点认为,作为东方甄选自营业务的核心推动者,孙东旭在双减转型期搭建的供应链体系、推动的自营品战略,至今仍是企业核心骨架。而在其卸任CEO后,新品开发节奏放缓——尽管2025财年自营品总量增至732款,但行业观察显示决策与落地效率下降,且部分经典爆款的复购表现不及过往。

“他的离开,让本就竞争激烈的东方甄选少了位懂业务、能落地的实干派。”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东方甄选,既要面对行业竞争,又要解决人才断层与新主播难顶大梁的难题。

自营品竞争力下滑、用户粘性流失、留不住团队人才,这些都等着俞敏洪去一一解决。

董宇辉赢了?

当孙东旭的离职消息尘埃落定,舆论场上关于“谁是赢家”的讨论再次聚焦到董宇辉身上。

2024年7月,他带着与辉同行单飞时,这场出走本身就伴随着鲜明的舆论分歧。支持方认为他“挣脱平台束缚,值得更好发展”,反对方则质疑“过度依赖个人IP,脱离平台后难以为继”,还有网友翻出他过往直播中知识输出的片段,调侃“离开新东方的光环,还能剩下什么”。

一年多过去,如今与辉同行的运营数据,以及他个人口碑的变化,让这场讨论有了新的参照。

与辉同行的成绩单,是最直观的支撑。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与辉同行GMV突破35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18%,不仅远超东方甄选同期的12亿元,更在自营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推出的“宇辉优选”系列农产品,复购率达 42%,比东方甄选自营品平均复购率高出15个百分点。

同期,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数稳定在200万以上,粉丝忠诚度持续攀升,基本摆脱了“依赖东方甄选流量”的初期质疑。目前,与辉同行抖音粉丝达3411.5万,比东方甄选的整整多了602万。

▲与辉同行抖音粉丝数高于东方甄选。

更为关键的是,董宇辉个人的口碑似乎也在回转。

今年8月,董宇辉发起“助农公益行”活动,相关话题中其身份描述从“知识主播”升级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标杆”;主导推动的“透明化供应链”“主播薪酬公开”等举措,恰好撞上行业反腐热潮,被赞“规范行业生态”“为中小主播提供了参考样本”。

对比前期的波折,董宇辉如今的处境颇为顺风顺水。

反观俞敏洪,不仅没能留住董宇辉,连追随18年的孙东旭也最终离开,东方甄选核心团队换血、数据下滑,两相比较,董宇辉的“赢面”似乎越来越大。

但直播电商行业的竞争,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

俞敏洪不会服输。

上一篇:事关高校特殊类型招生 教育部作出部署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