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防报
记者辗转联系到二十六年前为航母捐款的陈虞文,他说——
“看到福建舰入列,我特别自豪”
原总装备部给陈虞文的回信和新年贺卡。
“1999年,一位名叫陈虞文的小朋友给国家捐款140元,用于建造航母,有关部门专门回信退款并表扬他。”近日,一则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
“26年过去,当年捐款的小朋友现在怎么样了?”“他还在关注航母的发展吗?”带着疑问,记者辗转联系上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陈虞文。
陈虞文是广西钦州人,父亲曾在武警某部服役。受父亲影响,陈虞文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
小时候,陈虞文在读物中看到一张大船的照片,大船上停着一架架飞机。父亲告诉他:这叫航空母舰,实物比他在照片中看到的要大得多。自此,这个“庞然大物”驶进了陈虞文的心里。
1999年,年仅5岁的陈虞文偶然听父亲和朋友聊天,聊到有人想给国家捐款建造航母。
“我也要捐钱给国家造航母。”年幼的陈虞文告诉父亲。
这一想法得到父亲的支持。在父亲的陪同下,陈虞文跑了几趟邮局,分4次将积攒的零花钱140元寄给了原总装备部。
2000年初,陈虞文收到原总装备部的回信,将他捐的钱退回,还随信寄来了一张红色新年贺卡。
信中这样写道:“陈虞文小朋友:你好!你四次寄来的140元捐款,我们都收到了,对你支援国防建设的行动,表示感谢。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你的捐款如数退回,请查收。顺祝新春快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这封温暖的回信让陈虞文备受鼓舞,他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军事书籍、关注与国防相关的信息资讯,还在节假日参观红色主题场馆、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了一名军事爱好者。
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看到新闻的陈虞文,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再次提笔给原总装备部写了一封信。这一次,他收到了电话回复,再一次勉励他好好学习。
2014年,陈虞文考入浙江一所高校,就读法学专业。大学期间,当山东舰下水的新闻传来,他又翻出那封珍藏多年的回信,在信的一旁,用便签纸写下:“童年的‘航母梦’实现了,人民海军有了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
近年来,陈虞文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军营开放等活动。从广东珠海航展到吉林长春航展,陈虞文用镜头记录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机;九三阅兵式当天,陈虞文到长安街沿线欢送受阅部队归队。
陈虞文在天安门前留影。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我军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长期关注人民海军航母建设发展的陈虞文第一时间将消息转发至社交平台,并配文:“看到新型航母入列,我特别自豪,何其有幸,能在新时代与人民军队一起成长。”
(本报记者 潘 娣,受访者供图)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1月17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