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安居宝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多项费用调整引关注

2024 年,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临诸多挑战,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整对其业务产生了显著影响。从关键财务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30%,这两项数据变化幅度较大,凸显了公司在过去一年面临的困境。以下将对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明显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6,832,394.50元,相较于2023年的360,960,480.60元,下降了42.70%。从业务板块来看,楼宇对讲系统收入103,418,006.53元,同比下降47.96%;智能家居系统收入31,315,328.83元,同比下降23.89%;停车场系统及道闸广告业务收入28,598,716.74元,同比下降16.36%;监控及系统集成收入18,134,195.10元,同比下降70.60%。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导致地产项目需求减少或延迟,公司主动收紧信用政策,合同订单持续下滑,是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元) 206,832,394.50 360,960,480.60 -42.70%
楼宇对讲系统收入(元) 103,418,006.53 198,710,497.27 -47.96%
智能家居系统收入(元) 31,315,328.83 41,146,909.95 -23.89%
停车场系统及道闸广告业务收入(元) 28,598,716.74 34,192,512.44 -16.36%
监控及系统集成收入(元) 18,134,195.10 61,681,784.19 -70.60%

净利润亏损扩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1,764,077.37元,上年同期为 -39,184,705.20元,亏损同比扩大3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8,761,038.31元,上年同期为 -45,125,825.86元,降幅达52.38%。下游房地产客户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公司计提了大额的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叠加营业收入下降,导致了净利润亏损的进一步扩大。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51,764,077.37 -39,184,705.20 -32.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68,761,038.31 -45,125,825.86 -52.38%

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非每股收益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9元/股,较上年同期的 -0.07元/股下降28.57%;扣非每股收益为 -0.12元/股,同样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亏损扩大,导致每股收益相应减少。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9 -0.07 -28.57%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0.12 -0.10 -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随营收下降

2024年销售费用为48,475,384.95元,较2023年的53,202,564.50元下降了8.89%。销售费用的下降与营业收入的下滑趋势一致,公司可能在控制销售成本以应对业绩压力。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销售费用(元) 48,475,384.95 53,202,564.50 -8.89%

管理费用略有增加

管理费用为44,667,318.16元,比2023年的42,863,471.07元增长了4.21%。报告期内公司辞退福利和社保支出同比略有增加,导致管理费用上升。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管理费用(元) 44,667,318.16 42,863,471.07 4.21%

财务费用降幅显著

财务费用为 -10,806,683.58元,2023年为 -16,674,973.83元,增长35.1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同时利率下降,利息收入也有所下降。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财务费用(元) -10,806,683.58 -16,674,973.83 35.19%

研发费用有所削减

研发费用为36,382,508.54元,相比2023年的43,479,786.63元,下降了16.32%。公司继续优化研发人员结构,精简部分研发人员,使得研发费用有所降低。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研发费用(元) 36,382,508.54 43,479,786.63 -16.32%

现金流状况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118,860.63元,较2023年的82,849,460.88元下降73.30%。虽然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但应收账款总体金额的减少,导致销售收款同比减少,使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22,118,860.63 82,849,460.88 -73.3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有所改善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99,961,382.01元,2023年为 -224,925,025.43元,同比增长11.10%。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和现金流出小计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81.72%和74.17%,但流出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使得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有所改善。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199,961,382.01 -224,925,025.43 11.10%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343,354,051.32 1,878,360,959.92 -81.7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543,315,433.33 2,103,285,985.35 -74.17%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4,953.60元,较2023年的2,242,493.92元增长48.27%。主要原因是保函保证金同比减少了1,417,179.43元,使得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3,324,953.60 2,242,493.92 48.27%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研发投入减少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6,382,508.5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59%,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3,479,786.63元,占比12.05%。虽然研发投入占比有所上升,但投入金额的减少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创新和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 2024年 2023年
研发投入金额(元) 36,382,508.54 43,479,786.63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17.59% 12.05%

研发人员数量下降

研发人员数量为154人,较2023年的191人减少了19.37%,占比从25.92%下降至21.84%。本科及大专(含)以下学历的研发人员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年龄结构上,各年龄段人数也有所下降。研发人员的减少可能是研发费用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可能影响公司的研发进度和创新能力。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 154 191 -19.37%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1.84% 25.92% -4.08%
本科研发人员数量(人) 55 66 -16.67%
大专(含)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人) 99 125 -20.80%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人) 29 43 -32.56%
30 - 40岁研发人员数量(人) 92 107 -14.02%
40岁以上研发人员数量(人) 33 41 -19.51%

风险因素

  1. 行业风险:公司业务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连,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将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经营业绩面临较大风险。尽管2025年房地产政策有向稳趋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2.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系统集成商和房地产开发商,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高度关联。虽然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应收账款风险,但仍可能面临坏账损失。
  3. 季节性因素风险:公司生产经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这种季节性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安排和财务状况。

管理层报酬情况

董事长、总经理张波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1.42万元,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张频为61.72万元,副总经理张舒茗为59.22万元,财务总监吴若顺为45.87万元。公司根据《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结合经营绩效、工作能力等考核确定管理层报酬。

姓名 职务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张波 董事长、总经理 61.42
张频 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61.72
张舒茗 副总经理 59.22
吴若顺 财务总监 45.87

广东安居宝在2024年面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困境,多项费用的调整反映了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策略。然而,公司仍面临行业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等挑战。未来,公司需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动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优化费用支出,并在研发上合理布局,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业绩的止跌回稳。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