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追逐技能之光,前行的路途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幸而,有《中国劳动保障报》作伴,它如同一座灯塔,为我照亮探索前行的道路。
初遇《中国劳动保障报》,是在学校资料室。翻开报纸,一篇聚焦职业教育改革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文中对“广东技工”工程的宣传报道,让我这个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真切感受到国家对技工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也让我意识到,凭借精湛的技能,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于是,我坚定了深耕专业领域的决心。
2024年,在备战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决赛期间,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上的相关报道成了我的学习资料。其中一篇深度报道启发我改进训练方法、优化操作流程,为我最终获奖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逐梦技能的道路上,《中国劳动保障报》也为我注入创新灵感。参加“羊城工匠杯”2024年广州市技工院校创业创新创客大赛(学生创业创新赛)时,我从报纸上那些优秀创业案例报道中汲取经验,完善项目方案,最终荣获三等奖。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将从《中国劳动保障报》上学到的劳动权益保护知识、惠民政策融入志愿服务。在社区普法活动现场,我向网约车司机讲解权益保障的相关问题;在校园里,我为同学讲解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看到大家因我的分享而受益,我心中充满成就感。
回望来路,《中国劳动保障报》见证了我从初入专业领域到走向技能赛场的成长和收获。它不仅是我获取行业信息的宝库,更让我深刻理解技能成才的价值与肩负的责任。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温暖的指引,用技能照亮前程,用匠心诠释青春。
作者丨曹炜鑫
编辑丨邱 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