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亮家庭合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部战区军事检察机关张世亮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作为双军人家庭,张世亮与妻子姬宏利携手20余年,虽然聚少离多,但身穿同样的军装,肩负同样的责任,他们将忠诚与奉献融入家风,生动诠释了以奋斗、理解、责任为底色的优良家风。
穿上军装就是一生的承诺。张世亮和姬宏利既是夫妻也是战友,他们一个奋战在中部战区军事检察工作一线,一个坚守在联勤保障部队医院临床前沿,案卷上的批注与病历上的医嘱,在各自岗位建功中彼此致意,奇妙而深沉地交织于这个家庭的两端,用忠诚与奉献编织起“全国文明家庭”的经纬。
山河为证信仰为媒
作为双军人家庭,聚少离多是常态,虽然少了一些儿女情长,但共同的信仰追求却让两人之间多了一份欣赏与支持。
近年来,军事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法治服务等工作任务繁重。作为武汉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张世亮平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祖国的大江南北遍布了他风尘仆仆的足迹,可这足迹却鲜踏进自己家里。家中的大小事情全都交给了奋斗在临床一线的姬宏利。
“你只管安心工作,家里的事交给我,不用你操心。”张世亮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诸如照顾卧病在床老人、孩子生活学习等家务事,大都落在了妻子姬宏利身上,军嫂与女军人双重身份的她,做好后方保障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姬宏利医务家务一肩挑,不仅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还总是宽慰叮嘱丈夫:“什么时候都要秉公办事,不该拿的东西千万别拿。”妻子的叮咛牵挂,是张世亮面对复杂任务时的底气,没有大道理,却像定盘星一样稳心尽神。带着妻子的嘱托,他在每一次重大任务中都交出了合格答卷,所办案件无一错漏。
巾帼不让须眉,姬宏利在单位肯钻研、讲奉献,是大家眼中名副其实的“铁娘子”。她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先后两次赴新冠感染病区执行救治任务,经常参加各种巡诊义诊,深受患者好评。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发,正月初二那天,姬宏利接到单位电话,征求其是否能参与一线救治任务。当时,她的母亲已卧床数年、护工因疫情被阻隔在老家,如果长期在抗疫一线,老人孩子很可能吃饭都成问题。张世亮感受到了妻子想要尽快奔赴一线的决心,也感受到了她对家里的忧心,毅然地说道:“能不能控制住疫情就看你们医护人员了,你尽管去,必要时我可以向单位请假留在家里。”在丈夫的鼓励支持下,姬宏利第一时间报了名,并很快到感染病区参加救治任务。
志同者,则道合。心若照亮,天涯咫尺。彼此的激励支持,成就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不俗成绩。张世亮担任基层军事检察院检察长期间,积极推动单位全面建设持续跃升,创新开展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被《解放军报》整版专题报道。姬宏利参编医学专著7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心之所向守望清辉
内睦者,则家昌。对张世亮和姬宏利而言,家是心之所系,亦是需要两人共同呵护的港湾,虽因工作需要、岗位轮换两地分居多年,距离却从未拆散他们共同的坚守。
2010年,姬宏利在广州攻读博士,为方便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她的父母也到广州陪读。就在毕业前的关键阶段意外频出,母亲出现脑梗症状,学业的压力和对母亲的担忧让她十分焦虑。彼时,张世亮在济南工作,各项任务也很繁重,为帮妻子渡过难关,他在工作日加班加点,挤出周末的时间飞往广州陪伴爱人、照顾岳母。鲁粤两地相隔数千公里,往往是一路风尘尚未洗净,又要踏上归途。在爱人的耐心疏导下,姬宏利很快调整好心态,专注地投入学业中。这一段辗转奔波的陪伴也结出了硕果,2011年7月,姬宏利以论文及答辩全优的成绩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
做好一名军嫂,不容易,做好一名双军人家庭的军嫂,更不容易。姬宏利的公公、婆婆都生活在河南老家,婆婆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虽然不在老人身边,但她坚持定期给老人打电话掌握身体状况,嘱咐用药注意事项,还多次把老人接到身边治疗,找技术精湛的专家进行手术。那些日子里,姬宏利既要照料生病的婆婆,还要照顾长期卧床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她用行动践行着“你守国,我守家”的朴素信念。
守望相助、孝老敬亲。多年来,张世亮家庭正是在这样的付出与奉献中共御人生风雨,共筑温暖港湾。这份守望与孝义,如血脉之灯,默默维系着家的温度,延续着家的情义。让亲情在温情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这个家庭最珍贵的底色与力量。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今年5月23日,得知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后,姬宏利从家里翻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1983年,她爷爷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时到北京领奖时的照片。时隔40余年,这一全国性荣誉再次来到自己家,姬宏利知道,这是优良家风跨越时空的回响。
家风如雨,润物无声。张世亮和姬宏利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基层工作者,他们的坚强隐忍、诚信为本、清白做人、严守规矩,都融入了子女的血脉。他们常说:“你们在部队好好干,家里不用操心,别给组织添麻烦。”这份朴实无华、甘于付出,能自己坚持就绝不给子女增添负担的无私和包容,托举着子女在各自岗位上心无旁骛、建功立业。这份浸润着理解与奉献的家风,也悄然滋养着下一代。在张世亮夫妇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从小听话懂事、富有爱心,在家里经常主动帮父母照顾老人,在学校勤奋好学、谦虚友善。中考前夕,当班主任宣布他可以享受军属优待政策时,同学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身边的“小榜样”,父母都是身着戎装的军人。这份低调与踏实,正是优良家风无声浸润的果实。
一路走来,张世亮与妻子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携手共进,用忠诚书写着誓言,用信念传承着家风,用各自岗位的担当和相互守望的坚韧,有力支撑双方在各自工作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在新时代刻下了“全国文明家庭”最深刻的印记。这也是他们今后继续心无旁骛干工作、持续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