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烂梗黑话污染了校园

李松林

“我不知道‘唐人’是什么意思。作为历史老师,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唐人街,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我去网上搜,这句话是影射别人是‘唐氏综合征’。”近日,重庆一名初中班主任发布视频“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这名班主任发现有学生称同学为“唐人”,得知这是影射“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网络烂梗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这一做法,获得网友点赞。

同学间“言语伤人”的一幕,是网络烂梗黑话侵蚀校园文明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不少网络烂梗黑话在校园流行。诸如“伞兵”“笑鼠”“栓Q”等词汇,不仅背离语言结构、毫无语义美感,也污染校园文明风气。称同学为“唐人”、影射“唐氏综合征”患者,就是一个恶劣的例子。拿特殊群体的病痛当口头禅、当嘲笑他人的“武器”,不见同学之间的尊重与爱心,也是对病患群体身心的二次伤害。班主任怒斥“唐人”烂梗,是对校园文明和语言干净的双重守护。

网络烂梗黑话在校园里大行其道,既与互联网环境复杂、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有关,更与青少年群体特殊的成长阶段密不可分。不少中小学生讲烂梗,只是单纯觉得新奇、好玩,其实并不了解烂梗背后的真正意义,也不懂得那些制造这些烂梗的人的恶意,更不会想到这些烂梗会给人造成精神伤害。为了获得某种社交认同,同学之间又彼此跟风、口口相传,加剧烂梗黑话在校园的流传。“只知其字,不知其意”“只知好玩,不知利害”,缺少及时而恰当的引导,青少年才屡屡对网络烂梗黑话“上头”。

正因为如此,重庆这名班主任的做法尤为值得点赞。据报道,这名班主任让被嘲笑的同学在德育课上登台,大声告诉同学们,“唐人”的称呼让他不舒服。同时,告诫学生“人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不能把疾病当作网络烂梗去攻击别人。”不是简单的喊停,而是带学生追溯词义、教学生明辨是非;不是找学生单独谈话,而是让被嘲笑的学生登台发声,并对其他学生循循善诱。严肃批评、耐心引导,班主任的怒斥,是一堂真正高质量的德育课。

把网络烂梗黑话拦在校门之外,除了老师的怒斥,更需要家校社共同发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要强化语言规范教育,鼓励老师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语言中的不良倾向。互联网平台需承担起社会责任,高效识别和拦截网络烂梗黑话。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工作中规范自身语言表达,为孩子的言行做榜样。

校园是充满文明与关爱的地方,是语言上规范人、道德上规劝人的场所,绝不能让网络烂梗黑话肆虐其间,成为侵蚀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污染源。守护好校园文明和语言干净,就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一篇:猿辅导素养课亮相2025服贸会,AI助教等新技术成果首次公开展示
下一篇:法考失败,还能干嘛?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