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称继子永远不会跟我是一条心”,这也是二婚家庭的通病

二婚家庭关系错综复杂,涉及到财产还是要提前做准备。

不然的话,单凭良心,只会以“闹剧”收场。

微博上有一条关于二婚家庭争夺房产的新闻:

2025年9月,刘先生母亲去世后,其婚前房产(原计划作为刘先生的婚房)因无遗嘱引发继承纠纷。法院按《民法典》第1127条判决:继父占4/6份额,刘先生与同母异父的妹妹各占1/6。继父随后将刘先生踢出家庭群,称其“永远不会跟我一条心”,并提出“先将房产过户至自己名下,未来根据子女赡养表现决定归属”。继父此举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刘先生回应“他已放弃家庭,我也选择放弃”。该事件也暴露了重组家庭在利益与血缘之间的信任危机。

该事件,有一个关键点:房产是刘先生母亲的婚前房产,继父怎能想着据为己有呢?

刘先生母亲对二婚丈夫太信任了,虽说她生前口头多次承诺要把房子留给刘先生作为婚房,错就错在,没有立下有效的遗嘱,这才使得继父钻了空子。按照法律的规定,刘先生母亲去世后,继父作为配偶身份获得4/6的份额

但也不太合理,因为刘先生母亲再婚时,刘先生已经成年,而继父没有对刘先生抚养,却能继承他母亲的婚前房产,这在情理上说得过去吗?

换句话说,刘先生母亲婚前的房子,跟你一个后来者有什么关系呢?

即便是依照法律可以继承,不过也是钻了「没立遗嘱」的空子,反正你母亲也没有留遗嘱,更没有对财产进行公证,那么我就能继承。继父的行为,伤害了与继子的感情,且违背了死去妻子的口头承诺。这要是妻子还在世,房子肯定是儿子的。只可惜啊,匆匆离世,没有留下遗嘱。

继父要求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也是不合理,人家的房子凭啥过户到你的名下?

还声称什么“继子永远不会跟我一条心”,你跟人家母亲结婚的时候继子都已经成年了,也没有尽过抚养和照顾的责任,继子对你没有赡养的义务啊。继子不过是争夺属于自己的房产,而继父呢,是霸占妻子的婚前房产。没有任何贡献,单凭一张结婚证却可以获得高额份额,还用“赡养换产权”,此逻辑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公序良俗。

事情都还没最终的判定呢,就把继子剔除家庭群,本质上暴露了继父的人性自私,也摧毁了他们重组家庭多年的感情基础。曾经在一起感情再好,如今也全都被撕碎了。

房产等核心利益的确易触发矛盾,这也给二婚家庭提了醒:需要通过公证遗嘱明确婚前财产归属,避免法定继承推翻意愿。

还是要事先约定好,而不能单凭良心办事,毕竟人心难测。

我身边有一则现实案例:张先生的母亲因病突然去世,她不是二婚,有一个独生子,她跟丈夫名下有一套房子,她去世时母亲还在世。突然去世,没有遗嘱,按照法律来分配,张先生的姥姥是有继承权的,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他姥姥年纪大了,自然不会动这个心思,但是姥姥还有儿子,张先生的舅舅动了歪心思。原本张先生是准备把父母居住的这套老房子给卖掉的,要卖的时候舅舅出来闹事了,张先生一看,索性不卖房子,也不能被所谓的亲戚给昧了去。

舅舅这么一闹,彻底寒了张先生的心。

张先生耐心等待,姥姥早晚都要去世,而到时候这房子也是他跟父亲说了算。

遗嘱还是很有必要的,你以为他们不会来分你的房子,可若是你突然间走了,你的房子真的能分给你的孩子吗?

重组家庭关于房产以及财产更得说清楚,有公证过的协议最好。

陈女士三年前二婚了,二婚后跟现任生有一女,她婚前有一套房产。现任跟前妻有一儿子。陈女士既然已经选择二婚,她本是有着极大的诚意的,她把继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太难了,继子每次去他妈妈那里,总是会受到挑拨。她管多了被嫌弃,最终也只能不管了。陈女士对于继子也只能面子上说得过去,没办法交心。关于日后财产的继承,还用说吗?人人都有私心,肯定是想把自己的房子分给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分给继子的。陈女士也无心占现任的房产,现任的房子给继子她无意见。

口说无凭,不足为据。

还是得通过公证和事先立下遗嘱,将来才会少一些财产纠纷。

二婚家庭难一心,涉及到财产太复杂了,就怕有私心的。

重组家庭更需以规则守护情感边界。

亲兄弟姐妹之间都有可能因房产而闹掰,更何况是重组家庭呢?

我们都渴望可以用真诚弥补血缘的隔阂,可到底不是亲的,没有血缘关系,他不信任你,你谈何信任他呢?只有彼此都不信任。这要是刘先生和继父是亲生父子,还会发生如此纠纷吗?正因为不是亲的,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想让他人得到一分一毫,可问题是房子是人家母亲婚前的,跟你一个继父有什么关系呢?

二婚家庭,还是要慎重,切不可为子女埋下祸端。

本想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结果呢,却引来利益争夺,那么还真不如不二婚,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岂不是自由痛快?

事先做好打算,莫相信人心。

END.

今日话题:到了一定年纪,你会事先立遗嘱吗?

作者:YIBAO,一手带俩娃,一手写文。社会议题、娱乐圈大小事、影视综热点评论、亲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婚姻家庭咨询师,情感原创作者。

发布于:福建

下一篇:陈松年:冒险带父亲棺木回乡,不少于三次为父立碑,最终结局如何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