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创新CEO李宏伟谈AI眼镜产业:中国企业有望实现从追随到引领,定义行业新标准

每经记者|于垚峰    每经编辑|董兴生    

10月19日上午,“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开幕。开幕式上,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带来了关于AI眼镜产业的深度洞察。他指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产业在叠加人工智能这一关键要素后,正迎来从2D平面到智能现实时代的范式转换,这一转变比以往更明确、更具价值且爆发速度更快。

李宏伟在会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产业变革中,眼镜将取代传统设备成为新的入口,而中国企业也迎来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定义行业标准的历史性机遇。雷鸟创新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已在光学、AI、材料、芯片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并取得全球第三的市占率成绩,为中国企业的产业引领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眼镜将接棒手机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入口

李宏伟在演讲中表示,随着AI与XR技术的深度融合,眼镜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新一代核心入口,推动智能设备领域迎来范式转换,且这一转变速度远超以往。而支撑这一变革的,正是光学、AI、材料、芯片四大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协同。

光学技术作为AR、VR系统的核心,是产业突破的关键。李宏伟介绍,雷鸟创新是业内少数拥有核心光学方案全链路自研及量产能力的企业。“光学领域的突破能直接决定设备的显示效果与体验,目前整个产业在这一领域的进展正不断加快,为眼镜成为新入口奠定基础”,AI技术则为眼镜赋予了“智能大脑”。

李宏伟指出,AI在其他平台已快速发展,而眼镜作为AI的“原生设备”,具备“看你所看,听你所听”的独特优势。相比已有成熟生态、AI融合进程较慢的手机,眼镜能更高效地实现AI赋能。

目前,雷鸟创新已与阿里联合开发第一视角多模态大模型,在实时感知场景中实现1.3秒的延时速度,“这一速度在云端AI模型中处于领先水平,能让眼镜更好地辅助人、赋能人”。

同时,该技术还将助力机器人产业升级。“当前机器人‘小脑’(动作控制)已较成熟,但‘大脑’(智能决策)不足,此前机器人比赛中‘撞倒工作人员后无反应’的情况,正需要眼镜的第一视角技术来优化训练,补足智能短板。”

材料创新则解决了眼镜“功能与轻便兼顾”的核心痛点。李宏伟提到,雷鸟创新已研发出行业首个铝镁合金眼镜框架,在保证设备坚固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重量。“材料的突破直接影响用户佩戴体验,这是眼镜能否普及、成为大众入口的重要前提,还需要全行业共同推进更多创新。”

芯片作为设备的“核心动力”,也迎来专属化发展。李宏伟表示,眼镜需要专门适配的芯片,雷鸟创新已自主研发出印有“雷鸟”标识的Vision4000芯片。“这款芯片能为眼镜提供定制化的硬件支撑,实现更好的性能转换,而高通等企业也在持续推进眼镜专用主芯片的演进,全行业正共同完善硬件基础。”

中国AI眼镜企业有望定义行业新标准

长期以来,智能手机产业的核心标准与技术创新主要由美国企业定义。但李宏伟在演讲中强调,在AI眼镜这一新兴产业的范式转换期,中国企业正迎来重构行业定义权的历史性机遇。“这次产业变革中,中国企业完全有可能从过去的‘追随’,转变为‘引领’,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实现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突破。”

这一判断不仅源于技术进展,更得到行业权威观点的印证。李宏伟提到,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曾公开表示,“这个时代的‘苹果’(行业领军企业)可能是一家中国企业”,而这一观点与当前中国企业在AI眼镜领域的发展态势高度契合。

作为中国企业代表,雷鸟创新已在核心技术、原创突破与产品创新上占据领先地位。李宏伟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尤其是中国产业链在其中发挥了领先支撑作用,我们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才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的快速落地”。

市场数据更直接印证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根据Counterpoint 2025年2月发布的全球XR行业(含VR、AR)设备出货量排名,雷鸟创新位列第三,仅次于索尼等国际巨头。“这一排名不仅体现了雷鸟的产品实力,更说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与影响力正不断提升,在核心技术突破、产品定义、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中国企业已具备领先能力。”

李宏伟在演讲最后强调,当前AI眼镜产业正处于“新范式、新场景、新定义权格局”的关键阶段,对中国科技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机遇,更是参与全球竞争、定义行业规则的契机。

“随着现实与智能共生的智能现实时代到来,中国企业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从‘中国造’向‘中国定义’迈进,为全球AI眼镜产业发展注入中国力量。”李宏伟说。

上一篇:被捷克富翁收购后,英国皇家邮政大变样!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