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画面中的孩子们正戴着厚厚的眼罩,神情肃穆,像是要参加什么神秘的仪式。
下一秒,他们居然翻开面前的卡片开始“蒙眼识字”。嘴里念得有板有眼,正确率高达100%,仿佛眼罩后面真的长出了第三只眼。
背景音里,家长们连连称赞,感叹道:这就是最前沿的脑科学教育!
然而真相却是,这第三只眼的神迹,其实来自眼罩下面的一条细缝。
所谓的训练,不过是教会孩子如何丝滑地向爸爸妈妈们表演弄虚作假、瞒天过海。
家长欣慰、孩子领赏、机构收钱……这场皆大欢喜的庆功宴上,常识和科学却被请出了门。
01 脑屏开天眼,荒诞又离奇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是父母的软肋。
当你看到闲鱼上架了“爱因斯坦的脑子”,还有人声称“用过以后真的长脑子了”时,普通人可能会玩梗,但有一些焦虑的家长会忍不住琢磨:要不给咱孩子试试?
一块钱买不到爱因斯坦的脑子,但能买到脑屏开发的体验课程。
脑屏,一种被称为是“脑内屏幕”的高阶脑部机能。8到15岁的孩子经过专业的训练即可练成,一旦开启后,您的孩子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最终造福学生们最头疼的任务——背课文。
蒙眼识字算是最基础的技能了,练得好的话,孩子就算是用脚底板也能感知出事物的本质。
一旦开启了脑屏,你的孩子还有机会链接到一个更高维更智慧的场域——宇宙图书馆,那里存在着从古至今的智慧和时代与星球的的多元信息。
不要问我这是什么意思,听懂掌声。
脑屏在实际科学领域也有着非常卓越的贡献。
有人借此可以透视地下岩层,助力地质勘查,还能遥视火星表面,堪比行走的哈勃望远镜。
老师此话一出,学界一片哗然,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马上遥遥领先100年。
你还别不信,我国749局、507所已经在深入研究这个技术,美国CIA的“星门计划”也将其应用于军事遥感。
豆瓣评分低达3.2的电影《749局》导演陆川看了之后直拍大腿:续集咱就拍这个了!
在一堂超脑成果展示会上,几个孩子正在表演自己的“遥视”成果。
一名工作人员拿着印有图画、文字的卡片越走越远,讲台上蒙着眼睛的孩子们要通过大脑的超能力感知到卡片上内容,并且精准地喊出声来。
眼看着孩子们的超级大脑已经练成,台下的父母们也是满脸骄傲,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令人激动的瞬间。
看了这段振奋人心的视频,却唤醒了某位网友上一世的惨痛记忆:我之前顺序背错被电死了。
脑屏一开,不仅可以遥视,还能透视。
解剖学上无法解释的中医理论——经络、穴位,在脑屏能力者的眼里却看得是真真切切。
有的孩子脑屏觉醒以后,立马就能给人拍摄“人眼CT”:这一块的骨头有点凸。
感谢这两位小学生,让咱们的医学领域也前进了100年。
脑内的屏幕是开启了,那屏幕上还能显示点啥呢?这就要提到更为精深的技能——虚体。
打工人看到这两个字:我熟啊,医生说我是有点体虚。但人家神童界的虚体,指的是一种类似灵魂出窍的超能力。
孩子人还在内蒙古,但是虚体已经去到了上海东方明珠,还拍摄了一段航拍角度的视频,直接经过一个“虚转实”的技术传到了手机上。
老师说:“手机就摆在桌子上,却凭空出现了一条视频。”有没有可能这个技术叫做Airdrop?
老师现场展示了孩子利用虚体拍摄并剪辑的视频。
别的不说,这个技术真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某些大城市禁飞、限飞无人机的各种规定。
不仅可以实现地点之间自由切换的灵魂之旅,还能和已故的名师大家来一个穿越时空的对话。
孩子学习遇到困难,马上链接到老子庄子孔子;孩子画不出满意的画作,马上通灵梵高;孩子钢琴考级过不去,马上邀请贝多芬来一个大师课。
有的天资聪颖的孩子,能够通过脑屏和虚体的结合,直接为脑梗病人治病:通过虚体进入他的身体里,根据脑屏显示出需要刺激的穴位进行按摩治疗。
越听越觉得耳熟,这技能仿佛师承孙悟空,当初他对付铁扇公主用的也是这一招。
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教育之重视,心甘情愿和孩子一起成长。
许多家长也给自己报了开发脑花的课程,哪怕这潜能开发属实有点晚了、哪怕只能靠意念把勺子吸在脸上,也算是伴随着孩子进步了一点点。
一张吸油面纸就能干趴整个班的超能力,但偏偏有家长心甘情愿地相信。有的时候,甚至是孩子先起了疑。
接到一些网友提供的线索,有不少调查节目都亲自来到了这些接受脑屏训练的孩子家中进行采访。
有小朋友坦言道:其实就是眼罩下面鼻子的上方有一个孔,透过那里可以看到眼前是什么画面。
“老师还说了,不要告诉爸爸是怎样偷看的。”
有的时候,老师还会给孩子们很强的暗示,比如把正确答案狠狠重读出来。
连孩子都察觉到的骗术,一厢情愿的家长们却真的信了。
高超的骗术,往往只需要朴素的包装。
说到底,这些脑屏课程并不是横空出世的怪胎,它们更像是教育江湖里扭曲的换皮游戏。
今天,他们被包装成了“脑屏虚体超能力”,昨天,他们的旧名字叫做“量子波动速读”。
02 量子速读卷土重来?
还记得几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量子波动速读吗?
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另一种样态卷土重来了。
量子速读,好歹还有一本书拿在面前快速翻阅,现在的脑屏课程,已经能够让孩子灵魂出窍、实现意识旅行了。
好消息是,电商直播时代,脑屏训练的价格被打下来了。
当初的量子波动速读,学费动辄大几万,但现在的脑屏开发,只要99就能入门。
不过不知道咱们这个课程是不是只保证记住,不保证记对,英文单词拼写这一块可能还需要加强一下。
一些机构科普道,我们平时学习思考的时候只用到了左脑的基本功能,比如理解、推理、判断。而鲜少用到右脑的功能——也就是图像机能、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自动演算机能和超高速大量记忆功能。
而这些机构的作用,恰恰就是帮助孩子们开发右脑的潜质,让他们能够早日走上左右脑互搏的智慧人生。
这些机构有多神?
他们声称:一些大道士大和尚修炼一辈子都没有练出来的特异功能,经过他们的指点,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练成了。
有这样的通天本事,他们没有选择卖给国家、卖给特朗普、卖给三体人,放弃了成为下一个马斯克的机会,只是因为“看不下去众生疾苦”,所以选择传道给所有的中国孩子。
看到这里真的有点感动了,忍不住想感叹一句:先生大义。
当我把那副“右脑机能”的图片发给deepseek,这个向来理性、冷酷的AI模型急了,它赶紧用加粗的黑体提醒我:请您务必远离这类培训班。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靠着左右脑的共同配合处理着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这种培训班的险恶之处就在于,它把“宇宙共振”这种玄学超能力词汇和“图像化机能”、“自动演算机能”等真实的科学术语混搭在一起,关心则乱的父母们很容易受到迷惑。
deepseek还顺便帮我科普了这个伪科学的起源:“左脑理性,右脑感性”这个说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对少数“裂脑人”(为治疗癫痫而切断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的患者)的研究。
裂脑人,听起来真的很像漫威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但是想让孩子成为这样“超级英雄”的家长们,实则是让科学开起了倒车。
其实,类似蒙眼识字的骗局一直存在。
几年前,它被叫做“开天眼”。当时就被不少电视节目当场揭穿——让小朋友拿开眼罩闭上眼睛认字,天眼却当场失效了。
后来,可能是意识到“天眼”这个说法太反科学,蒙眼识字开始和脑开发、脑训练挂钩,甚至研发出一套能够摆脱眼罩buff的训练模式。
在提问孩子手中扑克牌花色的时候,用“告诉我这手里是几”、“请告诉我这手里是几”等不同的问法进行提示,孩子只要死记硬背住这些提示信息,就能准确地说出对应的花色。
一种古老而又虔诚的土法骗术。
现在,当AR技术出现,也给了神棍们不少新的灵感,灵魂出窍旅行、对话已故大师的奇观也应运而生。
越是离奇,越是有人愿意相信——万一我的孩子就是天才,却被我的犹豫徘徊等待耽误了呢?
打开大众点评搜索关键词,在北京这样高校云集、高精尖科技汇聚的地方,仍然有脑屏开发的一席之地。
家长在评论区里打卡道:蒙眼识字、一目三行、过目成诵、脑屏灵感创作……不知不觉中孩子拥有了超乎想象的能力。
搞了半天,《X战警》里的变种人学校根本不在纽约州,而是在海淀黄庄。
从量子波动速读到脑屏开发、再到虚体灵魂旅行,这些课程的包装越来越炫,术语也越来越高深。
可把外壳剥掉,你会发现里面的逻辑始终没变——一场精心炮制的亲情买卖。
03 爱才是真正的“超能力”
其实,想要让小朋友拥有“超能力”很简单。
你只需要利用他们对父母无条件的爱,你只需要带着威胁的语气告诉他们:你做不到的话,会让父母失望,但是不要怕,我们会帮助你。
当一个小朋友在舞弊的帮助下喊出了正确答案,其他人都会应声附和,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让父母开心。
这样离谱反智的课程宣传,有人在评论区疯狂点名“中国反邪教”前来打假,可还是有不少家长排队求资源。
终于看到一个明白人,毫不留情地揭发了真相:“嘀嘀咕咕半天,不就是提前消耗孩子们的肾水嘛。”
一边是宇宙共振,一边是消耗肾水,这场科幻和仙侠的斗法中,没人看见那个被蒙上眼睛、一心只想要取悦家长的孩子。
讽刺的是,当我用这类培训机构的广告图去咨询AI,它很快推断我是一位焦虑的家长——或许在算法眼里,“潜能开发”最能戳中父母的痛点。
然而,通过这些课程,孩子得到的并不是一个被打开的天眼,而是如何察言观色、如何迎合父母的期待、表演一个让人喜欢的孩子。
很显然,无良的培训机构显然比AI更懂家长。他们不仅很懂这份焦虑,也很擅长利用这份焦虑。
有家长在得知受骗后接受采访说,当时就是被培训机构的一句话打动的:你要是现在不砸锅卖铁培养你的孩子,将来你的孩子长大以后就要砸你的锅、卖你的铁。
在这样恶毒的威胁之下,冲动的家长乖乖送上了29800的脑屏训练学费。
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三万块钱,只给孩子买了个开了孔的眼罩。
说到底,这些“高深的脑科学”不过是换个外壳的托辞。它们真正解决的,不是孩子的成长问题,而是家长最尴尬的处境——没时间陪伴、没钱请家教、也没能力亲自辅导。
于是,带孩子出门见世面可以交给“虚体旅行”,课外补习班的高昂学费可以交给那些“已故大师的灵魂对话”,有了“蒙眼识字”、“遥视宇宙”的能力,就更加不需要父母给予什么切实的帮助了。
可孩子们需要的,真的是这些虚构的“超能力”吗?
如今早已不是“唯成绩论”的世界了。
高分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未来的可能性比一张成绩单广阔得多:有人用艺术表达自我、有人用手艺扎根生活、有人用创意改变行业。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看见、被理解,有机会探索自己能量所在,而不是被绑进一副伪科学的眼罩里。
他们需要的是尽可能地摘掉一切眼罩、面罩,不再被所谓的超能力蒙蔽双眼,用真实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体验生活。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