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丽~
宝宝饿了就喂,还是会过度喂养?
对于宝宝“需求表现”,其实每个新手妈妈都很容易弄错,这也是导致宝宝过度喂养原因最多的。
宝宝出生后,吃的频繁,所以哭的时候很多妈妈都会给宝宝喂奶。
通过哭的方式定义宝宝饿,一月龄的时候其实影响并不大,毕竟宝宝吃的少也很频繁。
但是,进入二月龄开始,这样的喂养习惯就会给宝宝带来伤害,也要被重视。
因为进入二月龄,宝宝是特别的容易爱哭,这一点也要被重视。
毕竟进入二月龄的时候,宝宝的发育速度快,也变得很爱哭、爱闹,如果还是哭了就喂奶,也很容易过度的进食。
小宝宝本身是比较脆弱的,若是没有注重好的喂养习惯,这影响也很大别不当回事。
哭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也不一定是饿,所以妈妈们也要弄清楚。
母乳喂养,应该要按需求
给宝宝吃母乳,应该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母乳本身是比较容易被消化的。
但是,每个宝宝的需求表现都不同。
一月龄按需求,可以哭就喂养。
二月龄开始,宝宝的奶量提升,也要开始计算好时间,正常母乳自然满足也可以间隔两个小时左右。
所以,哭的时候也要看一下宝宝喝奶时间,避免过度的频繁喂养。
母乳频繁喂养,也很容易造成肠胃负担,也很容易出现积食等现象。
奶粉喂养,应该要控制时间
奶粉可能相对母乳难消化,所以也要严格的控制时间和奶量。
正常自然满足的状态下,可以间隔三个小时左右,但是一月龄可能就会需求频繁。
奶粉喂养出现过度喂养的概率不高,只要控制时间和奶量,不要过度递增就可以。
哭、吃手,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宝宝饿。
所以妈妈们也要避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判断,如果宝宝频繁的哭、频繁的吃手,也很容易导致自己频繁喂养,容易过度的喂养。
妈妈们应该要自检好习惯,一些错误也要改掉,避免宝宝造成影响。
若是没有注重好的习惯,这也可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别不当回事。
过度喂养,吃的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因为过度喂养是一直被抵制的,这对宝宝的影响、伤害都很大,妈妈们也要清楚。
况且,每个宝宝的体格、情况都不同,奶量也是不能够攀比的,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图源自网络,侵联删】
发布于:广东